假定某電廠國產200MW機組配有臺50% 容量的變速給水泵。網臺運行一臺備用,其 給水系統如圖所示。
l.主給水運行方式A
用b給水管路,給水泵全速運行,用調節閥自動調節空壓機給水量,自動調節 不靈時改用手動調節。
此方式和配全速泵無異,調節時節流損失大,很不經濟,故只有當 變速泵因故不能變速時才使用。
2.主給水運行方式B
用b給水管路,采用變速和調節閥聯合調節空壓機給水量,即給水調節網投入自動調節, 自動調節失靈時改用手動調節。
顯然,這種運行方式與運行方式A相比,其節流損失要小些。但當變速調節不能投入自動時,則需手動調節兩臺并聯運行的變速給水泵。
這時當給水流量調節范圍較大時,就很難保證兩臺泵轉速一致,輕者降低運行的經濟性,重者可導,如圖致并聯失調(即所說掄水現象)。
這樣就會造成一臺泵超流量運行,而另一一臺泵則基本不載流量, 而且泵的性能曲線越平坦(給水泵的性能曲線正是具有這種特性), 這種失調現象如圖越容易在較小的轉速差下發生。
因此,對兩臺并聯運行的給水泵的轉速不允許長期手動調節。
3.主給水運行方式C
用b給水管路,給水調節閥開度為100%,用給水泵自動變速調節空壓機給水 量,當自動變速不靈時,改為給水調節閥自動調節。
此運行方式比較可靠,和運行方式A、B相比,經濟性也高,但給水要通過給水 調節閥等四個閥門,阻力較大,從而影響了其經濟性。
4.主給水運行方式D
用c給水管路,用給水泵自動變速調節空壓機給水量,當自動變速失靈時改 用B運行方式。
此運行方式由于給水只通過一個閥門,管路阻力小,所以經濟 性較方式C高。
當流量為流動損失減小OH。實際上,這 9VU時,正是主給水管路上不設給水調節閥的給 水操作臺的運行方式。
對該方式的運行經濟性, 稍后將專門定量的進行分析,這里暫不討論。